B体育官网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移动互联时代的内容分manbet发市场:类型与变革趋势

  manbet摘要:移动互联时代,内容分发平台发生根本性变革,不仅全面影响信息生产机制,还深度塑造着社会舆论生态。本文通过对作为当前我国内容分发市场主体的主流新闻客户端的梳理,将其划分为媒体型、算法型、关系型三种基本类型,预测了未来内容分发市场智能化、平台化、服务化的三种基本趋势,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内容分发市场存在的内容结构相对单一、信息到达存在阻隔、盈利模式尚未突破等有待提升的领域。

  在互联网领域,内容一直是汇聚流量、扩大影响及商业变现的理想工具和手段,因而引起互联网巨头的关注与争夺。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手机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新闻资讯主要传播渠道,2016年有59.6%的网民倾向于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PC新闻/门户网站则以39.0%位居第二,远超传统媒体所占比例。①随着UC头条、百度好看等独立个性化推荐产品的上线,标志着处于中国互联网第一梯队的“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已经基本完成了内容分发市场布局。

  在前数字时代,内容入口和分发的渠道被传统媒体所把控,新闻业在内容采集、分发和盈利模式上都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规则和传统,信息在一个封闭的圈层中流动,呈现出单向、单一的特点,亦即塔奇曼所谓的“新闻常规”。②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字内容分发渠道全面入侵,“开放式新闻生产”日益兴盛,导致了新闻生产理念与内容分发模式的深度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内容生产、内容入口与内容分发的界限日益模糊。与传统媒体将内容生产和渠道发行泾渭分明的做法不同的是,数字信息时代的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乃至信息反馈都已经形成一个相互融通、不可分割的整体。媒介机构的内容生产过程中,越发注重内容分发的介质、渠道、节点等要素对内容到达、接受甚至变现的显著影响。因而,内容分发已经构成终端用户所见的“内容”不可或缺的成分,甚至应该将新闻生产视为一个由多个主体共享的分发行为。③其二,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产业链上下游地位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信息消费入口和内容分发渠道,互联网新兴媒体不仅逐步把控了核心原创内容的流量来源,还牢牢掌握了信息的入口以及流通渠道,有人甚至大声疾呼,长此以往传统媒体或将失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独立地位,成为社会化媒体的编辑部,沦为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宏观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始终处于信息产业链的最末端,难以逃脱传播权力丧失和生存惯性依赖的命运。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按照内容分发平台的内容来源、生产模式、分发机制以及战略定位和策略重点等指标的不同,可以将其大体上分为媒体型、算法型和关系型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分发平台不仅在品牌定位和策略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信息吸纳和传输效率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媒体型。媒体型内容分发平台主要包括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和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两大类。这两类内容分发平台在内容原创性上存在较大差别: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大板块,一为依托于其自身新闻采编系统所生产的内容,为“中央厨房”为新闻客户端量身打造的实时性讯息;二为大量转载了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网站以及其他媒体机构的内容资源,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容聚合功能。而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则集中沿袭了PC网站的信息聚合传统,不仅转发了传统媒体、政府网站等专业、权威信息,还为众多入驻自媒体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具有了平台型媒体的特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腾讯新闻依托强大的用户数据和平台支持,以41.0%的活跃用户占比领跑中国内容分发市场。④尽管其他媒体型内容分发平台在算法技术、信息流量和用户黏性等方面与算法型和关系型两类媒体有着不小差距,但由于传统媒体较长的经营历史为其打下深厚的社会基础,加之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目前传统媒体以及党政机构的自媒体账号在移动互联内容分发市场中的价值正在持续提升。而门户网站则凭借在互联网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也积累了较大用户优势,拥有品牌效应和用户信任的背书,也争得了比较可观的流量份额与市场价值。

  2.算法型。2012年,“今日头条”率先涉足基于技术算法的信息抓取和内容分发,其后腾讯集团推出天天快报,凤凰网入股一点资讯,网易上线智能头条,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大算法型平台的建构。尽管算法型媒体自身不直接生产内容,但却坐拥两大类丰富的内容源泉。第一类是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抓取,并依据对用户信息消费习惯的数据分析对其进行准确画像,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个性化推荐。目前算法型媒体平台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主要有两大模式:其一为“菜单式”用户订阅。用户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殊需求,主动选择媒介平台预先设定的内容频道,媒介平台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序列化信息推荐,是比较传统的个性模式。其二为“算法式”主动推荐。内容分发平台基于用户的浏览记录、互动行为、账号信息等前置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技术,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信息资讯,为目前最主要也最具发展前景的个性化推荐模式。相对于搜索引擎依靠用户输入搜索信息才可帮其在海量信息流中锁定目标,这种基于算法的信息分发可以使内容提供者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潜在受众manbet,从而更有效地做到内容与用户的准确匹配,最大限度地挖掘用户价值。第二类信息来源则是入驻的自媒体。算法型媒体不仅为数量众多的自媒体提供了内容发布平台,还依据其内容特色和质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推荐,成功打造了内容创造价值的利益共同体。比如,今日头条成功引入30万个自媒体进驻,并通过实施“千人万元”计划,进行广告收益分成等形式鼓励内容生产。据了解,在中国主流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满意度评价中,今日头条的评价最高,而其用户活跃度则以34.8%紧随腾讯新闻之后,这与其坚持通过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用户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是分不开的。⑤

  3.关系型。关系型内容分发平台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为代表,内容由自媒体以及普通用户生产,通过用户之间的关系链来传播信息。美国学者克莱·舍基认为:“当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与他人联系的接口。我们想和别人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满足它。”⑥在他看来,以社会化媒体为主体的关系型媒体平台是网络社会实现个体、机构相互连接的重要通道。在关系型媒体平台中,传播可以理解为以内容为载体、以关系为旨归的人类活动,而网络则是一组彼此连接的节点,也就是相互连接的关系集合。社会个体连接的数量、程度、效率发生了根本变革,势必造成“网络间关系的架构形成了我们社会中的支配性过程与功能。”⑦来自皮尤研究中心的系列报告指出,社交平台成为美国人获取新闻的重要入口,而且除了接受信息,人们也通过社交渠道传播和分享新闻内容。在中国,运用社交媒体分享新闻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8.5%,经常或偶尔因他人分享而关注某个社会事件的比例也高达83%。⑧关系型平台同样不生产内容,但其内容来源却囊括了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以及人们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产生的日常化、碎片化、随机性的信息。可以说,关系型分发平台在互联网信息分发市场正在成为信息资源调度和多维分发系统的新的核心。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等都带来了系统性、革命性的影响。以此为依托,信息分发市场呈现出如下三个发展趋势:

  1.智能化。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网络化、数字化,演进到今天的智能化发展阶段。未来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⑨这种智能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内容与需求的智能适配。在大数据挖掘、语义识别、情感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未来内容分发的技术算法,将不断进行自我丰富与完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同时,进行有益的发散、联想和对比分析,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解读。第二,信息与场景的实时连接。基于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等“场景五力”⑩的有效运用,未来信息分发平台将有能力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消费和社会交往的每个角落,牢固把握用户的位置状态、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社交氛围,在为人们提供内容信息与社交服务的同时,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的现实物理空间与抽象信息空间,并向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ubiquitousnetwork)方向演进。第三,内容智能生成系统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AidedReporting,简称CAR)将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采用,过去只有专业记者才能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将越来越多地由内容智能生成系统来完成。

  2.平台化。新媒体创业者乔纳森·格里克运用Platform(平台商)和Publisher(出版商)两个英语词汇创造了一个新的合成词“Platisher”来代表平台型媒体。平台型媒体是指既具有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又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构建新型传播生态的数字内容实体。可见,平台型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规则的制定者,还是平台上各种内容生产方的协调者与服务者,因而成为未来网络空间的内容与资源的集结点和发散地,并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平台型媒体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其一为“融合化”。在媒介系统内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的信息流动壁垒逐渐消融,产业链逐步实现了互联互通,在统一的媒介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其二为“泛媒化”。在媒介系统外部逐渐与其他产业高度协同,构建了集商品生产、流通、营销、反馈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其三为“社交化”。随着内容分发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新闻客户端市场的增长重点转向用户黏性及活跃度的提升,而这一目标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交功能的有效发挥。社交化不仅能够提升用户黏性,还有助于打造一个UCG(用户生产内容)与PGC(专业生产内容)的融合生态。目前,各大内容集成商正通过加大直播、问答、互动等社交产品的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社交功能,增强用户黏性,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最终实现促进用户资源沉淀和用户价值挖掘的目的。可以说,互联网不仅表现为“去中心化”,还有着典型的“再中心化”特征,而平台型媒体则是互联网实现“再中心化”过程的重要抓手。互联网信息的分发流动,越来越取决于少数信息分发巨头的程序算法和组织架构,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提出,作为最大的信息原生地和中转地,信息平台稍微调一下“指针”,就会影响一批内容生产者的流量。

  3.服务化。有学者认为,造成目前传统新闻业的危局的真正问题在于现行新闻实践(如新闻呈现形式、媒体盈利模式、传受互动方式等)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民众的需要manbet,而理解未来新闻业,寻求今后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变化的社会情境中找到新闻实践新的呈现方式,即给社会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这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新闻业的本质属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有好的内容、好的技术、好的平台,更重要也更根本的是要有深入的市场洞察与精确的用户分析。媒体机构只有在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受众群体的前提下,进行越来越细致、深入的用户挖掘,找寻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增强核心用户的黏性,才能将读者转变为用户,将用户转变为客户,将客户转变为粉丝,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未来信息内容生产者将在如下三个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其一为集成化信息服务。在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的基础上,不仅为其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实时化的信息集合展示和内容定制服务,还要积极扮演信息过滤者、聚合者、归纳者的角色,帮助读者在碎片化信息流中建立联系、呈现意义、全面思考。其二为本地化生活服务。目前,各大内容分发平台正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新闻资讯以及生活信息,未来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打通线上信息资讯与线下实体服务的界限,构建一个多维融通的生活服务交易平台。其三为公共化社会服务。无疑,未来内容分发平台将继续加大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力度,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在同一平台、一致利益以及统一规则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沟通,寻求理解并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构建多元、民主、和谐的网络公共空间的目标。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分发市场呈现出高度繁荣、蓬勃发展的特点,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还是BAT等互联网巨头的信息发布平台乃至众多垂直型咨询服务应用,都纷纷加入这个庞大的内容分发市场,深刻地塑造着我国的数字信息行业和社会舆论生态。另外,我们还须看到,在信息分发市场繁荣表象的背后,也隐藏着汹涌澎湃的暗流,亟须充分认识和系统纠正。其一,内容结构相对单一。尽管近年来各大新闻客户端依据自身渠道平台体系和传统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不同的发展策略,加大了差异化建设力度,但尚未完全形成个性鲜明的市场定位,在独家品牌栏目建设及个性化推荐核心技术上尚需突破。而且,由于个性化推荐算法存在的局限,用户接受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其个性特征范畴,从而造成“回音廊”和“信息茧房”效应,不利于人们冲出既有框架,扩大认知视野,全面理解世界。其二,信息互通存在阻隔。在目前的信息分发平台,用户只能通过下载客户端才能阅听其中的内容,而且不同分发平台之间尚未互联互通,用户与内容之间存在着人为架设的信息壁垒,用户获取平台内容的效率和阅听体验有待提升。正是由于这种阻断,或将使人们之间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不利于内容生产的整合与公共领域的形成。其三,盈利模式尚未突破。在目前的内容分发市场,无论是内容生产者,或是分发平台商,变现渠道仍然局限于广告植入、社群经济和电商营收,而衍生服务功能开发不足,用户场景价值挖掘不够,流量变现机制尚未成熟,从而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些都是本文未竟和亟须后续加强研究的领域。

  [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媒介赋权视阈下社会抗争机理与治理模式转型研究”(编号:2016YBCB04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关联性实证研究”(编号:14SKM13)阶段性成果。]

  ①④⑤参见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艾媒网,2016年11月4日。

  ③瞿旭晟:《移动媒体语境下内容分发变革及其影响——以InstantArticles与AMP为例的探讨》,《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

  ⑥[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胡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⑦[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70页。

  ⑧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19页、第3页。

  ⑨喻国明等:《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3期。

  ⑩[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赵乾坤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1页。

  喻国明等:《平台型媒体的生成路径与发展战略——基于Web3.0逻辑视角的分析与考察》,《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4期。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内容分发平台发生根本性变革,不仅全面影响信息生产机制,还深度塑造着社会舆论生态。本文通过对作为当前我国内容分发市场主体的主流新闻客户端的梳理,将其划分为媒体型、算法型、关系型三种基本类型,预测了未来内容分发市场智能化、平台化、服务化的三种基本趋势,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内容分发市场存在的内容结构相对单一、信息到达存在阻隔、盈利模式尚未突破等有待提升的领域。

  在互联网领域,内容一直是汇聚流量、扩大影响及商业变现的理想工具和手段,因而引起互联网巨头的关注与争夺。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手机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新闻资讯主要传播渠道,2016年有59.6%的网民倾向于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PC新闻/门户网站则以39.0%位居第二,远超传统媒体所占比例。①随着UC头条、百度好看等独立个性化推荐产品的上线,标志着处于中国互联网第一梯队的“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已经基本完成了内容分发市场布局。

  在前数字时代,内容入口和分发的渠道被传统媒体所把控,新闻业在内容采集、分发和盈利模式上都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规则和传统,信息在一个封闭的圈层中流动,呈现出单向、单一的特点,亦即塔奇曼所谓的“新闻常规”。②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字内容分发渠道全面入侵,“开放式新闻生产”日益兴盛,导致了新闻生产理念与内容分发模式的深度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内容生产、内容入口与内容分发的界限日益模糊。与传统媒体将内容生产和渠道发行泾渭分明的做法不同的是,数字信息时代的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乃至信息反馈都已经形成一个相互融通、不可分割的整体。媒介机构的内容生产过程中,越发注重内容分发的介质、渠道、节点等要素对内容到达、接受甚至变现的显著影响。因而,内容分发已经构成终端用户所见的“内容”不可或缺的成分,甚至应该将新闻生产视为一个由多个主体共享的分发行为。③其二,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产业链上下游地位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信息消费入口和内容分发渠道,互联网新兴媒体不仅逐步把控了核心原创内容的流量来源,还牢牢掌握了信息的入口以及流通渠道,有人甚至大声疾呼,长此以往传统媒体或将失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独立地位,成为社会化媒体的编辑部,沦为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宏观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始终处于信息产业链的最末端,难以逃脱传播权力丧失和生存惯性依赖的命运。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按照内容分发平台的内容来源、生产模式、分发机制以及战略定位和策略重点等指标的不同,可以将其大体上分为媒体型、算法型和关系型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分发平台不仅在品牌定位和策略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信息吸纳和传输效率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媒体型。媒体型内容分发平台主要包括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和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两大类。这两类内容分发平台在内容原创性上存在较大差别: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大板块,一为依托于其自身新闻采编系统所生产的内容,为“中央厨房”为新闻客户端量身打造的实时性讯息;二为大量转载了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网站以及其他媒体机构的内容资源,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容聚合功能。而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则集中沿袭了PC网站的信息聚合传统,不仅转发了传统媒体、政府网站等专业、权威信息,还为众多入驻自媒体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具有了平台型媒体的特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腾讯新闻依托强大的用户数据和平台支持,以41.0%的活跃用户占比领跑中国内容分发市场。④尽管其他媒体型内容分发平台在算法技术、信息流量和用户黏性等方面与算法型和关系型两类媒体有着不小差距,但由于传统媒体较长的经营历史为其打下深厚的社会基础,加之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目前传统媒体以及党政机构的自媒体账号在移动互联内容分发市场中的价值正在持续提升。而门户网站则凭借在互联网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也积累了较大用户优势,拥有品牌效应和用户信任的背书,也争得了比较可观的流量份额与市场价值。

  2.算法型。2012年,“今日头条”率先涉足基于技术算法的信息抓取和内容分发,其后腾讯集团推出天天快报,凤凰网入股一点资讯,网易上线智能头条,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大算法型平台的建构。尽管算法型媒体自身不直接生产内容,但却坐拥两大类丰富的内容源泉。第一类是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抓取,并依据对用户信息消费习惯的数据分析对其进行准确画像,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个性化推荐。目前算法型媒体平台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主要有两大模式:其一为“菜单式”用户订阅。用户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殊需求,主动选择媒介平台预先设定的内容频道,媒介平台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序列化信息推荐,是比较传统的个性模式。其二为“算法式”主动推荐。内容分发平台基于用户的浏览记录、互动行为、账号信息等前置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技术,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信息资讯,为目前最主要也最具发展前景的个性化推荐模式。相对于搜索引擎依靠用户输入搜索信息才可帮其在海量信息流中锁定目标,这种基于算法的信息分发可以使内容提供者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潜在受众,从而更有效地做到内容与用户的准确匹配,最大限度地挖掘用户价值。第二类信息来源则是入驻的自媒体。算法型媒体不仅为数量众多的自媒体提供了内容发布平台manbet,还依据其内容特色和质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推荐,成功打造了内容创造价值的利益共同体。比如,今日头条成功引入30万个自媒体进驻,并通过实施“千人万元”计划,进行广告收益分成等形式鼓励内容生产。据了解,在中国主流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满意度评价中,今日头条的评价最高,而其用户活跃度则以34.8%紧随腾讯新闻之后,这与其坚持通过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用户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是分不开的。⑤

  3.关系型。关系型内容分发平台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为代表,内容由自媒体以及普通用户生产,通过用户之间的关系链来传播信息。美国学者克莱·舍基认为:“当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与他人联系的接口。我们想和别人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满足它。”⑥在他看来,以社会化媒体为主体的关系型媒体平台是网络社会实现个体、机构相互连接的重要通道。在关系型媒体平台中,传播可以理解为以内容为载体、以关系为旨归的人类活动,而网络则是一组彼此连接的节点,也就是相互连接的关系集合。社会个体连接的数量、程度、效率发生了根本变革,势必造成“网络间关系的架构形成了我们社会中的支配性过程与功能。”⑦来自皮尤研究中心的系列报告指出,社交平台成为美国人获取新闻的重要入口,而且除了接受信息,人们也通过社交渠道传播和分享新闻内容。在中国,运用社交媒体分享新闻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8.5%,经常或偶尔因他人分享而关注某个社会事件的比例也高达83%。⑧关系型平台同样不生产内容,但其内容来源却囊括了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以及人们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产生的日常化、碎片化、随机性的信息。可以说,关系型分发平台在互联网信息分发市场正在成为信息资源调度和多维分发系统的新的核心。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等都带来了系统性、革命性的影响。以此为依托,信息分发市场呈现出如下三个发展趋势:

  1.智能化。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网络化、数字化,演进到今天的智能化发展阶段。未来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⑨这种智能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内容与需求的智能适配。在大数据挖掘、语义识别、情感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未来内容分发的技术算法,将不断进行自我丰富与完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同时,进行有益的发散、联想和对比分析,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解读。第二,信息与场景的实时连接。基于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等“场景五力”⑩的有效运用,未来信息分发平台将有能力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消费和社会交往的每个角落,牢固把握用户的位置状态、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社交氛围,在为人们提供内容信息与社交服务的同时,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的现实物理空间与抽象信息空间,并向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ubiquitousnetwork)方向演进。第三,内容智能生成系统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AidedReporting,简称CAR)将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采用,过去只有专业记者才能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将越来越多地由内容智能生成系统来完成。

  2.平台化。新媒体创业者乔纳森·格里克运用Platform(平台商)和Publisher(出版商)两个英语词汇创造了一个新的合成词“Platisher”来代表平台型媒体。平台型媒体是指既具有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又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构建新型传播生态的数字内容实体。可见,平台型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规则的制定者,还是平台上各种内容生产方的协调者与服务者,因而成为未来网络空间的内容与资源的集结点和发散地,并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平台型媒体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其一为“融合化”。在媒介系统内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的信息流动壁垒逐渐消融,产业链逐步实现了互联互通,在统一的媒介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其二为“泛媒化”。在媒介系统外部逐渐与其他产业高度协同,构建了集商品生产、流通、营销、反馈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其三为“社交化”。随着内容分发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新闻客户端市场的增长重点转向用户黏性及活跃度的提升,而这一目标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交功能的有效发挥。社交化不仅能够提升用户黏性,还有助于打造一个UCG(用户生产内容)与PGC(专业生产内容)的融合生态。目前,各大内容集成商正通过加大直播、问答、互动等社交产品的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社交功能,增强用户黏性,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最终实现促进用户资源沉淀和用户价值挖掘的目的。可以说,互联网不仅表现为“去中心化”,还有着典型的“再中心化”特征,而平台型媒体则是互联网实现“再中心化”过程的重要抓手。互联网信息的分发流动,越来越取决于少数信息分发巨头的程序算法和组织架构,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提出,作为最大的信息原生地和中转地,信息平台稍微调一下“指针”,就会影响一批内容生产者的流量。

  3.服务化。有学者认为,造成目前传统新闻业的危局的真正问题在于现行新闻实践(如新闻呈现形式、媒体盈利模式、传受互动方式等)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民众的需要,而理解未来新闻业,寻求今后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变化的社会情境中找到新闻实践新的呈现方式,即给社会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这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新闻业的本质属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有好的内容、好的技术、好的平台,更重要也更根本的是要有深入的市场洞察与精确的用户分析。媒体机构只有在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受众群体的前提下,进行越来越细致、深入的用户挖掘,找寻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增强核心用户的黏性,才能将读者转变为用户,将用户转变为客户,将客户转变为粉丝,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未来信息内容生产者将在如下三个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其一为集成化信息服务。在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的基础上,不仅为其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实时化的信息集合展示和内容定制服务,还要积极扮演信息过滤者、聚合者、归纳者的角色manbet,帮助读者在碎片化信息流中建立联系、呈现意义、全面思考。其二为本地化生活服务。目前,各大内容分发平台正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新闻资讯以及生活信息,未来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打通线上信息资讯与线下实体服务的界限,构建一个多维融通的生活服务交易平台。其三为公共化社会服务。无疑,未来内容分发平台将继续加大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力度,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在同一平台、一致利益以及统一规则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沟通,寻求理解并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构建多元、民主、和谐的网络公共空间的目标。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分发市场呈现出高度繁荣、蓬勃发展的特点,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还是BAT等互联网巨头的信息发布平台乃至众多垂直型咨询服务应用,都纷纷加入这个庞大的内容分发市场,深刻地塑造着我国的数字信息行业和社会舆论生态。另外,我们还须看到manbet,在信息分发市场繁荣表象的背后,也隐藏着汹涌澎湃的暗流,亟须充分认识和系统纠正。其一,内容结构相对单一。尽管近年来各大新闻客户端依据自身渠道平台体系和传统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不同的发展策略,加大了差异化建设力度,但尚未完全形成个性鲜明的市场定位,在独家品牌栏目建设及个性化推荐核心技术上尚需突破。而且,由于个性化推荐算法存在的局限,用户接受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其个性特征范畴,从而造成“回音廊”和“信息茧房”效应,不利于人们冲出既有框架,扩大认知视野,全面理解世界。其二,信息互通存在阻隔。在目前的信息分发平台,用户只能通过下载客户端才能阅听其中的内容,而且不同分发平台之间尚未互联互通,用户与内容之间存在着人为架设的信息壁垒,用户获取平台内容的效率和阅听体验有待提升。正是由于这种阻断,或将使人们之间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不利于内容生产的整合与公共领域的形成。其三,盈利模式尚未突破。在目前的内容分发市场,无论是内容生产者,或是分发平台商,变现渠道仍然局限于广告植入、社群经济和电商营收,而衍生服务功能开发不足,用户场景价值挖掘不够,流量变现机制尚未成熟,从而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些都是本文未竟和亟须后续加强研究的领域。

  [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媒介赋权视阈下社会抗争机理与治理模式转型研究”(编号:2016YBCB04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关联性实证研究”(编号:14SKM13)阶段性成果。]

  ①④⑤参见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艾媒网,2016年11月4日。

  ③瞿旭晟:《移动媒体语境下内容分发变革及其影响——以InstantArticles与AMP为例的探讨》,《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

  ⑥[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胡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⑦[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70页。

  ⑧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19页、第3页。

  ⑨喻国明等:《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3期。

  ⑩[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赵乾坤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1页。

  喻国明等:《平台型媒体的生成路径与发展战略——基于Web3.0逻辑视角的分析与考察》,《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4期。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