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官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通稿

【“XX新闻”大盘点】30个!拿!去!背!manbet

  manbet支票簿新闻、洋葱新闻、慢新闻、传感器新闻、解困新闻……当“新闻”拥有了各种前缀,你还能面不改色吗?

  本期推送盘点了各大高校历年考过的各种“XX新闻”,整整30个!吐血式整理!看到就是赚到,都给我读起来、收藏起来、打印下来、背起来!

  香港的传媒评论员赵眉在就“《苹果日报》的记者因涉嫌贿赂警务人员,以获取新闻消息,被廉政公署拘捕”这一事件发表评论时指出:“‘支票簿新闻’是指新闻机构主动或被动地用金钱,向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如警察、消防员、海关或医疗人员,或向商业机构或私人团体的人员,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的人员,购买消息或通风报信。这些活动多以台底交易,有时会涉及贿赂与贪污行为。‘支票簿新闻’也包括新闻机构用钱向新闻来源,购买独家采访机会、消息或额外新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被采访者或消息提供者、线人”是主体性的因素,“消息或新闻故事”是客体性的因素,通过客体性的因素,两主体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关系:“采访付费”。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支票簿新闻”损坏了新闻的真实性,破坏了传媒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支票簿新闻”的治理,需要加强对传媒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媒体行业组织的专项监督职能、加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加强对新闻来源和受众的新闻素养教育。

  “策展新闻”也称为“协作式新闻策展”。策展一词源自于展览领域,在新闻领域,有人运用这一概念强调新闻的专业筛选和视觉化呈现,着眼记者和编辑对来自于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阅读、选择、排除、组织和集中呈现。新闻策展包括职业新闻人、消息来源、公众等角色在新闻的发布、选择、排序、评价各环节即时互动的协作。策展新闻的出现意味着,媒介机构不再是新闻的阐释主体,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经由公众的集体参与而被重塑。公众对新闻的分享讨论会快速反馈至新闻生产各环节,对后续报道产生影响。

  众包(Crowdsourcing)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新闻”最早起源于2006年由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杰伊·罗森发起的一个涵盖职业和非职业参与者的实验性新闻项目——“零任务”,由《连线》和New网合作,试图用众包的方法进行新闻调查。在新闻传播领域,“众包新闻”是伴随西方新闻机构仿效商业公司开展众包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而提出的,是新闻机构借助网络技术组织化地从用户那里获取报道灵感、素材以及资金等帮助的一种新闻生产模式,也是新闻机构和用户之间的一种通力合作。的新闻是使用众包模式进行内容生产的一个典型例子。

  众筹的概念源自众包(crowdsourcing),众筹就是面向大众集资,它“集资开发的是大众的钱包,让人数众多的群体代替银行和其他机构,成为资金的来源”,其实也就是对资金来源进行众包。众筹新闻(crowdfunding journalism)是众筹模式在新闻场域的运用产物,指的是:媒体记者或自媒体人以众筹网站和社交媒体为平台,发起新闻报道计划,面向公众筹集报道所需资金,资金筹集成功后,便开展调查和报道,作为回报,受助人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需及时向捐助公众呈现报道内容。2008年11月的上线,标志着众筹模式走向新闻行业。并在美国、法国等地的新闻组织机构得到扩散与运用。2013年11月29日,众筹网发布国内首家“新闻众筹”平台,被视为国内众筹新闻起步的标志性事件。

  洋葱新闻(The Onion)是美国一家提供讽刺新闻的组织。取名为“洋葱”,意喻一个事件包括多层因素,要一层层地剥,从不同层面去观察,才能看到本质。洋葱新闻以报道讽刺性文章为特色,文章内容涉及国内外以及当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还有娱乐性的报纸和网站。洋葱新闻所提供的新闻是对时事的评论,而这些时事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它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假新闻。虽然故事都是假的,却绝非胡编瞎造,而是用夸张的想象表达对世界的观感,是另类的社会评论,因此有不少读者追捧。它模仿了传统新闻的特点,manbet所有新闻均以美国联合通讯社规格报道。

  英国雷汉姆顿 (Roehampton) 大学苏珊·格林伯格 (Susan Greenberg) 教授2007年提出了“慢新闻”这一概念,强调慢新闻作为一个既重事实又重叙事的高端产品,慢的目的是为了质量。“慢新闻 ”是对现代主流媒体追求效率的“快新闻”、“即时报道”的反思,在二元对立思维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概念,认为“速度膜拜”是造成当前新闻业弊端的重要根源,因此反向倡导“慢”来试图解决新闻生产、传播以及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慢新闻”概念在西方新闻界广为讨论,manbet并成为了一股新闻思潮,助推了一波具有广泛行业影响的“新闻运动”, 业界积极推进创意性实践,出现了诸如Kinfolk、Alpine Modern、Black Book等“慢新闻”出版物。2014年,托尼·哈卡普编撰出版了《牛津新闻词典》,收录了“慢新闻”词条,意味着它登堂入室,进入了新闻学正统。

  公民新闻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大众媒介,或具有大众媒介性质的自媒体直接发表出来的新闻,例如发送到微博上的突发事件现场见闻,这样的个人被称为“公民记者”。公民新闻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随着Web2.0的到来日益兴盛,迅速传遍全球。其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传播日益增长的新的社会需求。二是互联网和其他高新技术突破性发展对传统传播模式的突破性冲击。公民新闻是由公民直接提供的新闻和时事评论,是公民对公共生活、公共事务的一种参与,公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使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反映民情民意,也促使其他新闻更加及时和客观。

  公共新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公共新闻学的倡导者认为新闻工作者除了提供信息,还应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公共新闻学强调民主和公共利益,呼吁传媒贴近公众生活,重新唤起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维护自己利益的热情,也使传媒重新焕发活力。要求传媒要针对公众关注的议题进行报道,呈现多元的论据和理由,帮助公众掌握完整准确的信息,重新树立公共意识,培养公民辨别不同意见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News)的概念由前丹麦广播电视台(DR)新闻部负责人乌瑞克·哈根洛普在2008年的专栏文章中提出,他主张未来的记者应该用建设性的新闻标准来调整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建设性新闻的先驱凯瑟琳·戈登斯特将其定义为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在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的同时,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建设性新闻具有解决特定问题、强调公民赋权、维持新闻的核心功能、积极情绪、记者干预和以未来为导向六大特征,其理念和实践将有助于补充传统新闻价值,重塑新闻业角色;有助于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和全球“向上向善”发展。

  和平新闻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将和平新闻定义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框架,有助于保持和平进程,解决冲突。和平新闻提倡新闻工作者致力于建设和平,摆脱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即新闻工作者在冲突报道中偏向消极暴力的行为。和平新闻的议题偏向全球性,其方向是提出解决方案,特别关注和平的倡议以及战后的发展议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模式。

  对策新闻通常关注政治冲突和社会问题,把新闻的报道框架集中在对社会问题的回应上,试图提供变革的蓝图,改变公共话语的基调,为解决现实中的政治冲突和社会问题提供帮助。传统的新闻报道五要素包括何人(who)、manbet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和何因(why)。对策新闻还强调这五要素之外的另一个要素,即现在如何做(what now)。在美国,对策新闻报道已经存在了至少20年。manbet1998年,《哥伦比亚新闻评论》首先强调了对策新闻的趋势。2010年,《》推出系列博客“修理”(fixes),博客文章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且,“修理”旗下的一位作者建立了对策新闻网,专门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可行性反应,以了解潜在的解决方案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为什么不起作用。

  解困新闻学(Solutions Journalism,简称Sojo)是《》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ornstein)2008年提出的。他针对“现在青年消费者对媒体的信息超载和让人不满的新闻实践感到无能无力”的现状,提出“解困新闻学”。他指出,“‘解困新闻学’是致力于解决问题并非只是发现问题的新闻报道。它倾向于报道那些对社会问题做出了成功或失败回应的事件”。解困新闻学“不仅关注什么方案是有效的,而且它会基于证据和事实来说明该方案如何有效、为何有效。换言之,它注重问题是怎么被解决的。”2011年,伯恩·斯坦与另外几名记者建立了“解困新闻学网络”(The 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简称SJN),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将‘解困新闻学’这一实践方法进一步合法化并进行推广。”同时设立“解困新闻学基金”,就一些有意义的项目为记者、编辑和新闻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从这样的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所谓守望,就是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上。所谓整合,就是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际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谓教育,就是强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反转新闻指的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但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事件要素经历至少一次反转,与最初呈现的信息部分或全部不符,同时引发较大舆情波动的信息传播现象。与虚假新闻表现出来的“事实”反转不同,反转新闻的核心在于“公众意见(舆情)”的反转。所有的虚假新闻一旦被证伪,都可以被视为反转新闻,但反转新闻并不限于虚假新闻。具体地看,反转新闻在实践层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虚假新闻”被证伪后的舆情反转;二是新的事实信息被开掘出来,促使新闻事件被重新检视,进而导致舆情反转。在传播主题上,反转新闻多为话题性较强的社会议题;在信息来源上,新媒体是反转新闻的重要源头;在表现形式上,反转新闻并不必然反转“事实”;在反转路径上,新闻媒体、政府部门是“事实核查”的关键主体。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9世纪末,普利策在他的《世界报》上办了一个漫画专栏,主人公是画家奥特考尔特画的一个穿着黄色大睡衣的男孩。由于漫画多以社会新闻为主题,趣味盎然,故黄孩子在纽约家喻户晓。后赫斯特的《新闻报》把漫画作者挖走,到《新闻报》主持“黄孩子”专栏,而普利策也另请画家继续《世界报》的“黄孩子”专栏,并将赫斯特告上法庭。于是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报借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彼时的《纽约客》的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黄色新闻”,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

  美国新闻史学家认为,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做法: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滥用图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种种欺骗手法的运用;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的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黄色新闻到20世纪以后由于庄重报纸的兴起、人们对黄色新闻负面影响的厌恶而逐渐衰落。

  2014年,美国新闻学会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API) 给出了事实核查新闻(fact checking journalism)的定义,认为“事实核查新闻以政客和影响他人生活与生计者为对象,由事实核查人员对上述人士(发表或被记录在案的)言论中声称的事实进行二次报道与探究。事实核查人员调查可验证的事实,其工作独立于党派、利益和游说。事实核查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清晰的、经过严格核查的信息,以帮助用户运用事实,在投票和其他必要的场合做出基于事实判断的选择。” 事实核查新闻的主要报道对象是政客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报道者是事实核查人员,这些人可以是记者,也可以是其他对事实核查感兴趣而投身其中的人;报道内容是公开言论中可查证的事实;报道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帮助用户做出明智的决策。

  分析性新闻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多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新生事物的报道,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它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性新闻是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办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和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景式勾勒,也具思辩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背景新闻指以揭示新闻背景、主要回答新闻中“why”为新闻主旨和新闻主体的一类新闻。背景新闻和背景材料是相互关联、有时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每一件新闻的产生,总有它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或称之为内因、外因,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因此,就有必要在采访现场新闻、加进简单的新闻背景之外,以单独成篇的形式更详细地报道事件发生的内因、外因,以及形成的历史分析。把现场新闻和背景新闻二者结合起来,使整个报道构成为一个统一体,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严谨性,也更让人信服。

  “侵扰新闻”是指媒体在灾难新闻中,对亲历灾难或痛苦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采访对象对其悲惨经历进行回忆和表述的行为。记者在意外或不幸事故发生后,侵扰一些因该意外或事故而悲伤的人(主要指亲友丧亡者),这种行为在西方被称为“侵扰悲痛”(intrusion into grief)。具体可以分为两方面:信息采集环节的侵扰和信息呈现环节的侵扰。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侵扰行为包括使用欺骗或强制手段进行采访、报道内容失实、报道内容冷漠或轻佻、图片使用和文字描述过度刺激。媒体的侵扰悲痛行为不仅会给逝者亲友带来多方面的伤害,对于公众情感也是一种伤害。对此,在灾难和死亡报道领域,应采纳“知情同意”的原则来避免侵扰悲痛。

  “融合新闻”的实践开始于21世纪初的美国,又称“多样化新闻”,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根据各类媒体和受众的不同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融合新闻的内在理念包括多媒体理念、互动理念、聚合性理念。具有采编业务的整合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数字资源的集中化、新闻产品的多样化、新闻作业的团队化、专业人才的全能化的特点。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从狭义上看,“数据新闻”的内涵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的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从广义上看,“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学发展形成的新领域,它代表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并包含以下基本特征:

  ①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的。这是数据新闻的出发点,所有数据的处理和呈现归根究底是为了让公众理解我们身处的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变迁的内涵,了解宏观数据如何影响每个人。

  ②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这是数据新闻存在的前提,如果政府、社会其他组织不公开信息或者没有提供联网数据库,缺乏数据分析材料,数据新闻也不可能得以推行。

  ③依靠特殊的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开掘隐藏于宏观、抽象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这是数据新闻的技术保障,也是数据新闻得以和一般新闻相区别的核心特征。

  ④以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这是数据新闻的个性展现形式,得益于科学可视化的发展,数据新闻将复杂、抽象、难懂的数据转化为简单、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

  精确新闻学是由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在《底特律自由报》有着丰富报道经验的菲利普·梅耶出版了专著《精确新闻学——一种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并于1973年转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该书详尽地叙述了精确新闻报道的调查方法、统计技术和写作要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精确新闻主张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科学的收集资料、查证事实,用数据来说话,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报业对“精确新闻”进行广泛的探索,大多数美国新闻院系将“精确新闻学”作为专业课程,足见其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2013年6月,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组织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新闻工作者成立了“传感器新闻”工作小组,探索传感器新闻在业界的实践,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与道德伦理问题。2014年,该中心研究员弗格斯·皮特(Fergus Pitt)组织了十几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共同编写了《传感器新闻》(Sensors and Journalism)。依据该书,传感器新闻指的是利用传感器来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它和数据新闻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利用传感工具创建数据,而后者更多的是利用现有数据。传感器新闻的悄然兴起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新闻媒体是数据信息的重要应用者,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产品的日益普及,传感器的硬件部分也越来越便宜。传感器新闻使得新闻信息的采集从公共场合单纯的人类观察转变到了技术层面的全面监控,为媒体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法律及伦理等问题。

  H5是HTML5的简称,它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修改版。H5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在商务营销、生活娱乐、新闻报道三大领域。在新闻领域,H5新闻主要以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将新闻的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新鲜性等价值要素,与H5技术的直观、形象、动感、艺术的特色结合,立体化、可视化地表现新闻、解读新闻,从而让用户趣味性地欣赏和参与性地分享,具有适配性高、包容性强、应用面广、传播便利等特点。随着网络与新媒体对H5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H5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五个方面:新闻可视化、互动传播、解读新闻、整合资料和专题报道。

  VR,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R与新闻结合的滥觞源自于美国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德梅因纪事报,2015年初他们用VR技术向观众交互呈现了美国爱荷华当地一个农场家庭的变化,此举引发了VR技术在新闻界运用的潮流。在国内,不仅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在尝试VR内容制作,人民日报、央视等传统媒体也都在运用VR进行新闻报道。

  VR新闻对传统新闻报道的改变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新闻生产上,VR新闻打破原有的传媒生产方式产业链;其二,在新闻呈现上,VR新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用户沉浸于一个“仿真”的新闻场景中,也为真实、全面、客观表达新闻提供了更多可能。其三,在传受关系上,VR新闻的用户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甚至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中心”。

  最早对沉浸式新闻进行明确界定的是美国前《新闻周刊》记者诺妮·德拉佩纳(Nonny de la Pena),她认为:“沉浸式新闻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在新闻描述的事件或情况中获得第一人称体验(First-Person Experience)的新闻形式。”在狭义上,沉浸式新闻指的是一种基于虚拟环境来复现真实场景或还原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并且在终端设备辅以各类视觉、听觉、触觉等传感系统模拟用户反应,营造“沉浸”或“在场”的沉浸式体验,以此建立使用者和新闻报道之间的互动关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包含360°全景影像在内的虚拟现实新闻。除此之外,增强现实、容积捕捉等技术也逐渐植入其中,衡量标准在于是否能够触发受众第一视角的沉浸式体验。

  机器人新闻,又称“自动化新闻”,即使用算法自动撰写新闻报道,manbet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算法的初始编程之外不需要人工输入,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机器人新闻已经开始在全球重塑新闻制作及消费方式。其出现成为21世纪媒体变革的新方向,以写作算法为核心的机器人新闻已经被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全球主要媒体机构广泛采用。尽管机器人新闻发展势头强劲,但业界、学界对其也并非一片赞誉。有人担心机器人记者会导致人类记者失业;另一方面,有人对机器人新闻进行祛魅,认为其所能应用的报道领域有限,更指出其模式化、同质化以及没有温度、缺乏人情味等弊病。

  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在算法新闻业务链中,机器人(算法)是主体,其本质是借助算法工具和大数据环境实现新闻传播业流程再造和盈利模式重构,催生了新一代“创新新闻学”:在生产环节运用算法工具自动生成新闻内容,在分发环节引入推荐算法,在销售环节实现了传者、受众和消费者的聚合,造就了流程更清晰、作业更高效、销售更精准、目标更明确、成本更低廉的业务链条。与传统新闻生产及运营模式相比,算法新闻有三大特征:一是算法软件的引领性,二是数据资源的基础性,三是智能操作的自主性。其中,算法程序是核心、数据资源是基础、智能操作是关键。

  无人机新闻即“Drove Journalism”,指利用无线电遥控程序和设备操纵自带摄影摄像装置的不载人飞机采集的新闻。它具有视觉化传播、强烈的空间纵深感、长镜头纪实的特点。在新闻采访中,无人机新闻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时间性强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被滥用、侵犯隐私权、续航时间短等问题。

  时提出,用以指代有新闻价值事件的视频游戏。新闻游戏将新闻报道与电子游戏相结合,在新闻学的原则之下,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基础之上,运用游戏的手段进行媒体传播,目的是为受众群体提供一个真实新闻事件的虚拟体验。新闻游戏具有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体验、娱乐化叙事、程序修辞式表达的特征。目前,新闻游戏面临着新闻的严肃性与游戏的娱乐性、新闻的真实性与游戏的虚拟性、新闻的时效性与游戏的开发周期漫长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新闻游戏来说,既要保持新闻本身的真实严肃,又要增加游戏的虚拟娱乐,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界限。

  [4]刘自雄,陈黎明.“慢新闻”的传播理念、地方实践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6):52-58.

  [6]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胡世明.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41(08):135-153.

  [7]于泓洋.让媒体解困的“解困新闻学”——基于美国“解困新闻学网络”报道内容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6(01):50-55.

  [8]万晓燕,王胜源.反转新闻:传播特征、概念辨析与问题指向[J].中国出版,2017(08):35-38.

  [14]许向东.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传感器新闻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37(10):107-116.

  [18]郑越,杨帆.记者和算法谁更值得信任:“机器人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6):63-67.

  [20]吴锋.发达国家“算法新闻”的理论缘起、最新进展及行业影响[J].编辑之友,2018(05):48-54.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